【介绍最新】抱石艺术学院学院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1-07-25浏览次数:103

一、学院简介


江西工程学院抱石艺术学院成立于1998年,是现有全国唯一以国画大师“傅抱石先生名字命名的艺术院系,原名誉院长为傅二石教授。学院经二十多年建设发展,由单一专科教育扩展为专、本科并举的综合格局。在学校办学定位指导下,围绕“艺术学”中设计学、音乐与舞蹈学两大门类,设有环境设计、视觉传达、影视动画、音乐表演、舞蹈表演五个专业方向,其中3个本科5个专科专业。以“党建+”引领文化艺术高质量发展,树立为本地区域经济服务的中心思想,挖掘“抱石文化”、“七夕文化”、“采茶戏”等地方文化特色,加强艺术与技术的统一,积极展开教学研究、应用科学研究的应用型学科体系。


专任教师106.外聘36.兼职14.行政干部8人,实验管理人员1.教学管理人员1人;本科生1047人,环艺739、视传687、音乐表演239。现有教学仪器设备金额1123.88万元,生均4718.22,新投入1601.12万元。


基层党组织2018~2021年培育创建顺利通过教育部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是江西省15所本科院校中民办高校仅有两所之一,多次获得江西省“标准化党员活动室”、江西省“红旗团总支”、新余市“先进党组织”等荣誉。 


学院自成立以来,秉承“自立自强,乐业乐群”的学校精神,以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为引领,关注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符合度,重视与行业、产业、企业展开合作教育,打造“抱石文化”特色专业,培养服务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面向设计、表演、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学院拥有独立的教学大楼,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配备了文创创客实训室、数字影像实训室、装饰照明实训室、模型制作实训室、艺术作品展览厅、演艺厅、原声音乐厅、电钢琴房、钢琴房、舞蹈房、名家工作室、专业画室等共2068间实践实训室,为实践教学提供了有力保障。

 

1.1学科带头人及负责人简介

 

 

1.2近三年教学、科研成果

在重科研发展的同时扎实推进教学改革,以培养更优质的人才目标为己任,近年来,教研成果稳步增加,近三年的数据显示:主持及参与国家级省级校级课题23余项、获批国家级省级艺术基金项目8项、主编参编教材专著等12部、发表国家核心期刊及省级期刊159篇、实用新型、外观及软件著作权专利立项68项、教师个人作品获省级以上获奖48项、指导学生获国家级奖项2项,省级141项,建设有《装饰材料与构造》、《招贴设计》、《插画设计》、《广告设计》、《CAD设计》5门校级精品课程。环境设计专业获“校重点专业”、视觉传达设计教研室获“校优秀教研团队”。

 

  

1.3近三年党建及学生就业特色


1、强化管理育人,走好“三化建设”基准线。

以“三化建设”为基准,实行标准化:发挥专业优势实行了“三三自主计划”,设计优化了党员活动室、党建文化长廊、党建灯箱及景观等阵地建设。探索党员作用发挥的有效形式,实行了党组织进宿舍进社团,落实“双带头人”培育工程,促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推进规范化:重视政治理论学习,实行师生全覆盖,每周三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中学习。加强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工作,完善了11项制度,坚持“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党内组织生活,台账记录规范有序。

 

创新信息化:突出党管宣传工作,率先创立“党建有声图书墙”,师生在公共区域扫码即可共享党建及专栏知识。同时创作学院IP形象“江小石”,开展了“小石带你学”“小石讲入党程序”等系列党建宣传,生动高效地促进宣传教育工作。


 


2、深化课程育人,把握“爱国主义”教育主线。


发挥基层党支部两个作用,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开展大讨论,创新了“课前五分钟党建知识宣讲”、“课间唱红歌”等多种特色思政教学模式。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讲好红色故事,将红色文化、党建主题融入课堂教学中,融入毕业设计(论文)创作中,融入第二课堂校园活动中,常用“校内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演艺厅”等地,采用校外“罗坊会议纪念馆”“傅抱石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开展形式多样地红色教育活动。探索思政教育新模式:创新载体、丰富形式,着力于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了党总支书记主讲的“红色基因传承”云班会、“红色主题水果拼盘大赛”、“手掌诗画”等活动,设置了“耳机森林”、“视觉灯箱”等有效教育管理平台,通过声光电多维度打造立体化宣传教育,深入红色基因传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3、践行实践育人,锚定“党建品牌”高标线。


推进“艺术之光、铸魂育人”党建品牌工程,厚植“抱石文化”:秉承傅抱石先生“其命维新”的艺术精神和“笔墨江山”的实践精神,讲好傅抱石传记故事,进行理论及实践研究,将其精神融入课程设置、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校园环境当中,创建了“抱石文化墙”、“抱石艺术苑”、“抱石小景观”,努力深化“三全育人”。

加强“本地服务”:加强校地、校企合作,创建了新余市歌舞剧院、新余市链顶装饰有限公司等20余家校企合作单位,定期开展学术沙龙、顶岗实习等校企互动活动,2020年参与了“傅抱石艺术节”、“仙女湖双节系列活动”的推广设计工作;参加了“江西省国际麻博会”、“省红色旅游博览会”、“《蒋国珍》宣传部重点剧目”演出工作;2021年代表新余市参加江西省“映山红”奖声乐比赛一等奖2项,占领全省一等奖25%的奖项,为新余市、地方高校争得了荣誉。



践行“实践育人”:引导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地方工作,全体师生党员回归社区开展志愿服务1600多小时,创作110余幅抗疫主题作品被省教育厅、中国江西网报道;教授尹经民创作《逆向行》等十多首“抗疫”题材歌曲在中国教育电视台播出,在“学习强国”平台发布;党员教师谢浓积极参与抗疫志愿服务,被湖北省荆州市评为“抗疫先锋”,获“2020年全国民办高校优秀辅导员”;学生预备党员刘晨晨自发线上拍卖作品为疫情募捐,被评为“江西省大学生自强之星”。应届毕业生贾文峰参与到西部计划当中,陈贵长考入广州市社会服务发展促进会担任基层党务干部,涌现了一批业务能力强、政治素质高的学生典型。


4、精准服务,打造就业创业新高地。


就业工作始终以服务学生为中心,广建网络信息平台确保信息传递到位,积极落实就业政策,多方开拓就业市场,稳固校企、校地合作关系多渠道。学院坚持以提高就业率、提高专业对口率、提高就业稳定率为着力点,创新订单培养人才、校企联合培养、举办校友招聘会、加强专升本、考研升学指导,邀请企业开展线上线下就业招聘。同时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严格查验企业资质,从招聘源头上进行把关。充分利用“互联网+就业”新模式,组织就业工作人员、毕业班班主任、辅导员和毕业生注册使用毕业生智慧就业服务台,积极参与教育部校园网络招聘服务“24365岗位精选计划”,精确采集岗位要求和求职意向,向毕业生精准推送岗位信息。定期召开就业工作研判会,全力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全力做好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报告,推进就业工作综合评价。加大就业政策宣传力度,使毕业生全面掌握、了解国家有关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方针、政策。认真做好“大学生应征入伍”、“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就业项目的宣传、组织报名和后续跟进工作。不断发挥独具特色创新工作方式的功效,达到以点带动面,进而提升整体的就业品质,使毕业生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 

二、学院特色及优势


1、立足本土,打造抱石文化品牌

学院是全国唯一一所以傅抱石大师名字命名的艺术院系,仅仅围绕学校办学定位,立足新余,服务江西,辐射全国,秉承傅抱石先生“其命惟新”的艺术精神和“笔墨江山”的实践精神,大胆创新,开拓进取,在艺术设计专业建设的基础上,增设《傅抱石专题设计》课程进行理论及实践研究,从美术遗作中提出元素再应用于本土相关领域,打造抱石文化品牌。已落成的成果有:《丽人行》大型空混壁画项目、傅抱石印章形象墙项目、傅抱石作品展馆项目。 


2、围绕中心,创建全国样板支部

学院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建+艺术文化发展”为目标,按照“五好”标准,围绕实现“七个有力”,认真开展党支部建设,为学院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思想、组织和政治保障,凝练了“艺术之光、铸魂育人”的党建品牌。学院基层党组织2018年入选教育部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通过三年创建于2021年顺利验收通过,是江西省15所本科院校中民办高校仅有两所之一。曾获得江西省“标准化党员活动室”、江西省“红旗团总支”、新余市“先进党组织”等荣誉。



3、三位一体,深化推进产教融合

学院扎实推进教学改革,锚定产学结合的专业建设思路,明确专业定位和内涵,深化推进“理实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建设,学院以此构建了师生共创、校企合作、产学互动的特色教学改革体系,培养一专多能型人才。深入企业实地调研,了解行业发展趋势,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与新余市歌舞剧院、链鼎装饰公司等本地事业单位、企业共建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产业环境实践平台;邀请了北京中斯顿、武汉贝沃汇力有限公司等优质企业建立校内教学基地,实现共享培养,完善就业前与岗位的零缝对接,帮助学生高效适应岗位需求

安徽宏村写生实践


新余彩色村内实践项目


全城电商观摩学习


三、学院专业介绍


2.1专业介绍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本科)


◆环境设计专业(本科)


◆音乐表演专业(本科)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专科)


●影视动画专业(专科)

●音乐表演专业(专科)

●舞蹈表演专业(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