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学院自2008年成立以来,始终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遵循以社会发展为导向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原则,坚持服务需求,强化学院与企业等之间的合作,校企携手创新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有土木工程与工程造价两个本科专业,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三个专科专业。在过去的一年里,在校董事会、校党委与校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在全院师生的不懈努力下,学院在党建、教学、就业创业、学历提升、校企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主要如下:
一、深入党史学习,坚持三化建设,巩固教育成果
2021年以来,我院在建党一百周年关键时间节点,紧跟党中央校党委步伐,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成立学院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制定详细学习计划,创新学习形式,认真开展学习研讨,广泛开展宣讲,营造党史学习浓厚氛围,务求实效,扎实开展“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取得良好效果。截至7月份我院组织开展党史宣讲十余场覆盖全院上下师生群众,解决困难问题7项,组织活动十余起从学生考研就业到教学教具设备等覆盖方方面面,切实解决师生的苦难问题,开展征求问题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解决苦难问题,在师生中取得良好反馈。同时我院坚持三化建设,在党员活动室开展理论教育,组织党员师生观看红色影片,开展主题党课等,利用好设施优势。并在全院上下组织进行党史知识竞赛,党史教育征文心得征文等巩固教育成果,将党史教育深入人心。
二、教学团队大显身手,科研成果再创新高
为了紧跟时代,同时让专业知识理解的更深,学院特别重视教师教学与科研。学院在土木工程专业校级优秀教学团队的基础上,工程造价本科专业——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教学团队也已经立项为校级优秀教学团队;同时土木工程专业带头人赵军博士负责的《基于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升学及创业途径体系的改革与创新探索》项目申报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陈疏桐老师的《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陈水根老师的《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被立项为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夏侯峥老师的《基于CDIO模式的毕业设计体系研究--以应用型本科土木工程专业为例》获得江西省教育厅教改项目立项。安文俊老师的《近场地震作用下结构分离对桥梁破坏影响的研究》、习凤老师的《众包物流服务质量评价模型研究》以及陈疏桐老师的《玄武岩纤维橡胶颗粒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冻融机理研究》获得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立项。
三、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考研录取再创新高
学院非常重视学生的学历提升,多举措鼓励本科生积极备考硕士研究生,在院内形成较浓的考研氛围,带动了学院学风建设,从而提高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
我院2017级专科生254人中79人报考,77名专科生通过专升本考试。2019年以来学院共有53名学生考取硕士研究生(其中2019年8人,2020年21人,2021年24人,其中9人被双一流建设高校录取),逐年打破学院考研记录,创造了江西工程学院考研成果的辉煌。
四、产学研深度融合,校企合作紧密结合
学院教学采取“教研学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专业与产业融合,课程与前沿契合,教学与科研汇合,学校与企业联合,教师教学与学生参赛结合。土木工程学院先后与江西省太平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江西龙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新余开源房地产评估咨询有限公司、广州珠江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宁波科展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等合作企业签订校外实训基地。为人才的培养搭建理论与实践相对接的平台,形成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与应用能力为主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
五、对口就业形势喜人,创新创业锦上添花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学院就业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为此学院多次召开线上就业工作会议,讨论并制定了疫情期间就业工作的紧急预案,及时开展了线上就业工作的指导服务工作,通过多种渠道积极联系企业,为学生提供各类岗位招聘信息,指导学生进行网上简历制作和投送简历。同时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和江西省举办的各类空中招聘会。同时,由于学院在学生在校期间,大力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并每年通过表彰、展示优秀创新创业项目,将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成功经验总结汇编成册,在学院内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为学生毕业后进行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根据统计,2020年土木工程学院在疫情期间为学生联系并发布就业信息823条,开展线上就业指导服务200人次,发布创业指导信息30余条,召开空中招聘会6场,50%以上的学生通过学院和学校的发布的就业信息和空中招聘会实现就业。2020年9月土木工程学院2020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全部超过全省平均就业率十个百分点。学生就业渠道多样、就业岗位多样,据分院统计,2020届毕业生就业单位有国家知名建设工程公司、公务员系统、211重点大学研究生院等。更有思想上进、乐于奉献的学生通过学院线上就业指导后,积极投身国家的三支一扶和大学生村官,深入基层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0届毕业生申旭在唐西小学支教
17级土木工程本科学生汪巍创业的营业执照及相关资料
六、“教研学做”一体化培养,专业项目成果转化成绩斐然
1、开展了BIM培训项目,且建设完善了“1+X”(BIM)考点建设所需教学场地、配套硬件设备。
(1)师资力量完备:拥有多位BIM教学骨干教师,教学经验丰富,深谙BIM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考评大纲,能够熟练运用相关BIM教学软硬件设备,完全满足“1+X”(BIM)考点建设要求和BIM教学要求。
(2)软硬件条件具备:“1+X”(BIM)考点建设所需教学场地、配套硬件设备已建设完善。
(3)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学团队在长期从事行业生产和专业教学的实践中,不断总结产学研结合的经验,将证书培训内容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统筹教学组织与实施,深化教学方式方法改革;走出了一条“校企融合,开放资源,主动服务,合作发展”的专业建设之路,满足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专业教学标准要求。
2、完成校内工程转化项目一个,土木工程学院承接总校教学楼教室改造工程项目,通过学校自身工程项目的转化,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七、积极鼓励教师下基层,全面提高“双师”教师结构
学院坚持“工学结合”,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加生产服务一线岗位锻炼。各专业定期选送专业教师到对口企事业参与相关专业工作,或采取挂职锻炼、顶岗实习等方式进行实践培训,加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2020年学院培训出10余名“双师型”教师。
八、专业实验实训条件更加完备,理论与实践结合更密切
学院非常重视实验室的建设,先后共投入130余万元,建设“建筑工程实训中心”、“建筑仿真实验室”,2020年学校投入80万元建设“结构工程实验室”,180万元建设“工程造价实验室”等可以充分满足教学和实验需要,改善了实践教学条件,保证了实践教学质量。
九、以赛促学,积极开展各种专业学科竞赛
根据学校应用型技术高校的转型要求,以突出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工程素质的培养,形成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满足学生多样化的成才需求为指导思想,土木工程学院积极开展各种学科竞赛。由于新冠疫情,在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手工制图大赛》、《工程测量大赛》暂时停办,但在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补办大赛,并增加《纸桥承重结构大赛》加强学生的专业素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11月初在19级学生中举办《工程制图》、《工程测量》大赛。
2021年6月24日,第五届江西省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暨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分区赛。土木工程学院代表江西工程学院与来自全省的南昌大学、华东交通大学等21所高校45支队伍展开激烈的竞争,最终江西工程学院二队获三等奖一项。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为教育部确定的全国九大大学生学科竞赛之一,旨在提高大学生创新设计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加强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被誉为“土木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历来是土建类学科大学生最重要的赛事之一,也为各高校非常重视的比赛。
十、重温百年党史,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
铭记百年党史,砥砺奋进前行。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指挥和力量,我院党总支深入开展百年党史教育,以百年党史为理论依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利用江西现有红色资源,组织参观学习,前往罗坊会议纪念馆,赣西抗战博物馆等进行参观学习。开展赣鄱学子心向党专题教育,建立微笑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同时利用节假纪念日组织开展重温入党誓词,重温入团仪式等主题教育活动,在清明节前往仰天岗革命烈士纪念碑进行祭奠活动,在五四青年节开展主题团课等。组织全院党员师生观看《一个人的长征》《八子参军》等文艺精品,积极开展观看红色电影,做到全院上下共同观看,全院师生同上思政大课,
“唱支山歌给党听”,积极开展“学党史、知党恩、跟党走”党史宣讲活动,受众人数近1000余人。我院不忘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将党史学习落实到师生群众深处,创新教育形式,开展社会实践,使广大学生坚定“跟党走”的理想信念,激发爱国爱党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