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工程学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赋能新质生产力——学校在“建行杯”江西省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金奖争夺赛中斩获2个金奖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4-08-03浏览次数:228

(本网讯 傅小龙 于永清 报道)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完善发展服务业体制机制,健全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

诚然,新质生产力,作为当今时代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强调的是以创新为核心,融合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提升。而学校精心组织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正是在培育和激发这种新质生产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力挫群雄,勇夺金奖。731日,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从决赛现场传来,学校参赛项目在“建行杯”江西省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金奖争夺赛中力拔头筹、一枝独秀。在与江西师范大学、南昌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理工大学等众多老牌本科院校同台竞技中,学校宏图智控项目名列教主赛道本科生创业组第五名、勇夺金奖1项;学校赣农新梦项目名列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创意组第四名、再夺金奖1项。在全省大赛中勇夺2项桂冠,这一成绩不仅彰显了学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优秀成果和实力,而且充分体现了学校师生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高度重视和艰辛努力的付出。

精心组织,首战告捷。自《第九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更名为《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3)》以来,在学校董事会、党委和行政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学校创新创业学院在黄海军副校长精心指导和支持下,积极部署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备赛工作。从20241月以来,该学院认真部署征集优秀培育项目,在春节期间,学院统筹教师指导优秀培育项目,在春季开学后,学院安排经验丰富的罗锐、傅小龙老师进行专题解读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内容。在学校单位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创新创业学院组织学校学生踊跃报名参赛,且创业项目官网报名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截止202482日,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官网报名中,学校成功参赛队伍达4378支,累计参赛学生人数5476人,累计参赛学生人次15389人次,在全省45所本科高校中名列前茅,大幅领先省内多数高校,学生参赛率居同类高校第一,优异成绩的取得展现学校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和实力。

打造创新创业教育新体系,构建高质量双创人才培养新模式。在校赛阶段,通过分院推荐和专家评委网评,选出33个校级培育项目,评选出24个项目进入校级决赛。校赛决赛现场比赛采用“6+3+1现场路演”的形式进行,即每个项目团队有6分钟的时间进行项目路演,随后进行3分钟的答辩环节,评委进行1分钟打分。在路演环节,各参赛团队主讲人就产品介绍、市场定位、商业模式、财务分析、团队结构等内容做出了主要分析。决赛现场,通过对项目的提问和解答的形式,专家与参赛选手们进行思想的碰撞,不仅对项目本身做出了仔细的分析,还增加了大赛的专业性与趣味性。在答辩的环节中,专家就风险控制、财务管理以及项目的可行性等重点给出了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让选手们收获了很多赛场经验。整场大赛进行下来,让参赛学生受益匪浅。

扎实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在省级复赛和复活赛备赛阶段,在创新创业学院院长胡志军、副院长傅小龙,以及各项目主要指导老师和团队学生共同努力下,经过多轮次、加班加点、反复打磨,20个项目完善材料并顺利进入网评。根据《关于举办“建行杯”江西省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暨全国大赛选拔赛的通知》(赣教高字〔2024]26 )要求,712日至15日,大赛评审委员会组织专家对全省1634个项目进行了严谨评审。这些项目涵盖了高教赛道675个、红旅赛道378个以及职教赛道581个。经过专家们的严格筛选和专业评估,717日,529个拟获奖项目名单得以公布,其中242个项目成功晋级省级决赛,另外287个项目拟获得省级铜奖。在此激烈的竞争中,学校脱颖而出,其宏图智控、赣农新梦2个项目成功晋级省级决赛,感应精灵项目拟获得省级铜奖,奖项总数位于同类院校前列。

学校精心组织服务、全程跟进辅导、打造重点项目,不断提升省赛项目参赛水平。在省级现场决赛备赛阶段,在创新创业学院组织下,由刘齐、李冠湛等老师指导的宏图智控项目团队、傅小龙等老师指导的赣农新梦项目团队,炎热酷暑返校打磨,历经半个月多的反复路演、反复修改,最终不负众望,得偿所愿,均都收获金奖,晋级国赛。

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学校赛事文化,且获奖数目位居同类院校前列,“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新、以赛促用”已成为学校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学校赛事文化的传承旨在鼓励不同学历层次的学生发挥自身优势,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肩负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历史使命。


编辑:谢旻旻

一审:谢旻旻

二审:何  凯

三审:于永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