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工程学院将暑期阶段作为党纪学习教育“补钙壮骨”“蓄能充电”的关键时期,创新方式方法,保持力度热度,通过“关键少数”“骨干教师”“青年学子”持续发力,做到暑期不停歇、工作不断线,用拼搏奋斗的姿态全力跑出江工“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加速度”,引导广大师生深刻感悟思想伟力、赓续红色血脉,推动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从“关键少数”发力,引导领导干部从“遵义再出发”
“今天,我们重走长征路,切身感受那段艰险岁月,中国工农红军团结奋进、英勇无畏、勇往直前的精神激励着我们奋发图强。未来,这些红色榜样的故事将永远指引着我们,引领我们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这是2024年红色主题教育培训班学员写下的学习感受。
7月12日至16日,学校在遵义市举办了为期5天的2024年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暨“重走长征路,开启新征程”红色主题教育培训班,培训班50余名学员完成了专题教学、现场教学等环节。
专题教学阶段,遵义市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遵义会议纪念馆副研究员杨利教授以《遵义会议精神与党的自我革命》为主题,作培训班专题教学。杨利教授围绕遵义会议召开的背景、主题、鲜明特点和深刻的科学内涵阐述了遵义会议的伟大历史成就,从遵义会议的基本过程和历史意义、遵义会议精神及其重要启示、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长征路三个方面从精神起源到精神内涵进行了全面解读。带领大家深刻体会“坚定信念、坚持真理、独立自主、团结统一”的遵义会议精神,从而进一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定性意义;坚定信念,忠诚践行“两个维护”;增强自我革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让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
实践教学环节,学员们先后在凤凰山红军烈士陵园、遵义会议旧址及陈列馆、毛泽东诗词馆、娄山关战地遗址、苟坝会议旧址等聆听现场教学,重温党的光辉历史、赓续红色革命精神。一路行程,一路倾听,一路观察,一路思考。这堂“行走的大思政课”不仅充满知识的深度,更富有独特教育的魅力,让大家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处级干部是学校党建事业发展的骨干力量,也是本次红色主题教育培训的主要对象。校党委专职副书记、纪委书记刘先锋表示,苟坝会议是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年代,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成功典范,给我们党留下了宝贵的财富,给我们很多启示,一是既要坚持广泛民主,也要实行正确集中。二是既要敢于坚持真理,也要勇于修正错误。坚持真理需要胆识和气魄,修正错误也需要胸襟和情操。坚持真理是认识论的原则,服从多数是组织原则。
从“骨干教师”发力,培育“经师”和“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
学校高度重视教师的政治能力和业务能力的提升,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教师专项培训工作,不断加强对“青年骨干”教师的专项培训研修。7月23日,学校教学管理人员高级研修班于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成功举行,此次研修班吸引了学校50余名教学骨干教师参与。大家纷纷表态,要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以教育家为楷模,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铭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秉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责任与信念,自信自强、踔厉奋发,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为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期间,研修班就聚焦OBE,共话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习解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教学管理人员职业倦怠预防和阳光心态塑造、AI+教育助力等方面开展了专题教学。学校教学骨干教师曾庆燕感慨道:“通过学校系列教育教学改革,让我深切感受到人工智能多点发力赋能教育创新发展的巨大潜力,从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更新到数字平台、工具和资源的广泛应用,都体现了人工智能对工程教育创新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下一步,我将尽快调用资源,构建学院首例利用人工智能的案例应用于软件工程专业课程,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率,更好地进行班级管理、智能辅导、教学及评估等工作,同时为学生提供更个性化的课程和学习场景,为分析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应用面临的风险和困难提供数据参考。”
来自教务处的张忠山认为,新时代教师首当其冲就是用阳光心态面对学生,将师德教育细化至教师教育的全过程,致力培养自己成为“四有”好老师。其次,要妥善处理好理想与现实关系,全面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将师德师风建设置于首位。
“于专业授课时,可以思索融合多样的教学模式,适当引入艺术元素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学习兴趣。在学生管理工作方面,可以考虑运用艺术疗愈来帮助学生缓解压力、化解心理困扰。组织艺术活动,促使学生在创作中提升自我认知和团队协作能力。借由艺术作品的交流,能更深入地洞悉学生内心,为个性化辅导筑牢根基,全力助推学生全面发展。”学校骨干教师邹莉对培育一流教师团队有着独特见解。
从“青年学子”发力,让社会实践散发浓浓“思政味”
“他们以青春之名,将知识、爱心与温暖传递到乡村的每一个角落,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
暑期思政不断线,江西工程学院在全校组织30支队伍,近1000名学生参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组织引领大学生围绕“山、河、江、村、社、企、校、瓷”8个关键词,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考察江西的足迹串联起来,聚焦“万名大学生进千站”的大背景下,学子们纷纷在“三下乡”的火热实践中以青春姿态施展才干,忠诚践行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7月7日,学校“星火接力,青春筑梦”社会实践团通过实地走访罗坊会议纪念馆、兴国调查会旧址开展“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精神”红色走读活动,大家重实践、进基层、察乡野,深入了解党情国情社情民情,不断坚定理想信念,赞颂祖国巨大变化,在社会实践中做到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从“带”脱贫到“帮”振兴,学校始终冲在前面,在实践中,不断为推动新余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江工智力”。各学院结合专业特色,通过开展支农服务、法治宣讲、改善乡村人居环境等,投身美丽乡村建设。7月7日,校青年志愿者协会“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师生化身“西瓜医生”深入田间地头,通过实地调研和知识普及,为当地农户送去了科学种植与病虫害防控的“金钥匙”。在烈日炎炎下,师生们穿梭于翠绿的西瓜田中,用专业知识和满腔热情为农作物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7月8日,“赣南相约,溯往寻兴”社会实践团跟随着大棚种植户的脚步前往水生木发农村果蔬种植基地,亲身感受科技农业的魅力,详细了解种植大棚智能灌溉系统等科技农业设备,调研当地“农业+科研”的绿色生产融合发展道路。实践队员们还在大棚基地拉开了一场助农直播的帷幕,直播间里的队员们充分借助新媒体优势,通过小小的“窗口”让直播间更多观众了解水生木发农村果蔬种植基地、了解大学生社会实践新形势新意义新优势。
7月10日下午,校党委书记、督导专员胡涌赴新余市分宜县洞村乡,与学校团委联合教育与健康管理学院组建的“青葵向阳,知行新余”红色长征队师生,共同开展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行走的思政课”,主题为“牢记嘱托强国有我,行走赣鄱感恩奋进”。
校团委负责人桂盈盈介绍道:“我们让学生在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社区广场中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通过实践引导青年大学生沉浸式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我校‘假日思政’工作取得实效,在实践中学思想、建新功。”
整个暑期,学校党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理论学习、培训与工作实际相结合,引导广大师生在学习中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在实践中持续激发内生动力,同向同行、同频共振,努力开创思政工作新局面!
编辑:谢旻旻
一审:谢旻旻
二审:何 凯
三审:于永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