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工程学院:推动课程思政建设高质量发展

发布者:sudy2发布时间:2024-10-16浏览次数:158

近年来,江西工程学院全面推进校课程思政建设,学校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发挥各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教育质量。

聚焦专业知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

学生应从实际学到的内容评价课程思政的获得感,这意味着课程思政不应仅限于思政本身。同时,专业知识的教学也应得到重视。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的基础,要求教师结合专业知识,提炼并融入思政元素,实现教育影响,提升育人效果,让学生在‘专业硬知识’中体会‘真价值’。”江西工程学院教务处处长康梅兰介绍说。

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内涵,找到与专业知识紧密相连的思政切入点。例如,在理工科课程中,可以通过讲解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引导学生思考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科学家们在追求真理过程中的坚持不懈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在人文社科类课程中,则可以通过分析经典著作中的思想观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既保证了专业知识的传授,又实现了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入。

结合课程特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江西工程学院通过对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深度整合、全面梳理,融合各课程的独特特性、思维技巧与核心价值,课程思政教学可以达到综合能力培养的效果。例如,在《高等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在各个教学环节中逐步地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构想能力以及数学建模能力。通过此种教学方法,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还能提升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熟练地进行数学运算,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这将有助于他们在数学领域的深入学习,培养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据了解,江西工程学院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相结合,增强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是课程思政的点睛之笔。实践类课程让学生深入中国本土,洞察国情与民情,通过实践累积智慧与才干,于辛勤奋斗中塑造坚韧品质。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则鼓励学生亲身参与,激发其创新精神、创意意识与创业潜力。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项目实践等,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这些实践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还能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到知识的价值和魅力,从而更加热爱学习,积极投身于知识的探索和创新之中。

坚持教学主线做好学生思想指引

课程思政的目标不仅在于当下的知识学习,更在于价值观上的持续引导。现在社会各类信息泛滥,如果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较弱,学生容易形成错误的观念思想。

课程思政教学通过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品质和精神境界。自然科学强调求真精神,社会科学强调求善精神,人文科学强调求美精神。教师需利用专业知识,创造真实情境,引导学生深入体验和感悟,提升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修养。在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等主线教学体系下,学生不仅建立专业自信,也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江西工程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张忠山感慨地说,“教学内容因为不断更新,课程思政元素也要持续激活。教师选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就作为思政素材,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意识。课程思政旨在唤醒和培育学生的灵魂,引导他们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明确成长目标。”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并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大家广泛认识到,课程思政作为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有效战略,对学生品行塑造和精神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途径。教育者应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深刻理解课程思政的深远意义,并积极将其融入教学实践中,以培养能够肩负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通过持续深化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能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成为既有深厚专业知识,又有高尚道德情操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种教育模式对于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每位教育工作者都应以此为己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贡献自己的力量。

编辑:何  凯

一审:康梅兰

二审:何  凯

三审:于永清